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从维护消费者权益到维护投资者权益从维护消费者权益到维护投资者权益

热度375票  浏览10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16:04
工业绞盘

  从4月1日起,国家工商管理部门要用半年的时间依法对垄断行业开展反限制竞争的专项执法行动。此次集中整治,算起来已经是第三次。而这一次,不论决心还是力度看来会更大。但由国家工商局发动的这次市场的整顿,实际上其触及的领域仍然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如电力部门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电表、电表箱,强制用户购买用电保险等行为;供水部门强制用户购买其指定的商品,接受其指定的施工企业的服务等行为;保险企业凭借他的优势地位强制保险,滥用其在理赔中的优势地位强制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接受其指定的经营者的服务等行为;铁路部门强制用户接受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铁路运输延伸服务,强制用户购买保险或者保价运输等行为;电信部门利用优势地位,强制他人实施其指定的交易行为或强制他人接受其指定的交易行为等。

    对于垄断者的约束,工商部门能做的这些可能也是极限了,但是,消除垄断以保护消费者只不过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可能是保护投资者的行为,而作为引发新一轮反垄断高潮的导火线电正在这里,因此垄断已经损害了许多正当投资者的合法的利益。

   去年,二滩电站事件惊动中央高层,并直接引发了各界对电力行业立即实行改革的强烈呼声。二滩电站位于四川雅砻江下游河段.总装机330万千瓦,是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最大的水电站,1998年第一台机组投产,到目前为止共投资286亿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四川省投资公司和四川省电力公司分别占48%、49%和46的股份。但是有关方面却不让该电站上网送电.究其原因,除了前述二滩电站是独立电厂以外,这里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虽然四川省有较大的股份.但资本金比例只有6%,股东投资的资金只有46亿元,电站主要是靠国家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贷款建成的,亏损破产对股东的影响不大,而损失最大的是债权人,实际上由国家承担(世行贷款由国家担保)。因此四川方面宁愿让二摊损失,也不会让区内的大批中小火电厂关机倒闭。于是二滩建成投产以后始终不能正常发电,现已累计亏损十几个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才推出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主要内容的电力改革。

    在一个完全计划经济的国家里.反垄断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因为绝大部分的投资都是以国家的形式出现的,政府就是最大的垄断者。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来自民间的投资者对于投资权益的意识迅速觉醒,使得原来由政府投资的某些行业的垄断行为所引发的弊端更加引入注目,民间资本要求进入这些行业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这些行业由于缺少有效的竞争机制而产生的效率低下和行业腐败更是为经济学家们所诟病。

    谈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另一很有影响的事件;由于传闻国内手机通话将实行单向收费,从而引起香港的基金经理人大量抛售中国电信的股票,最后使得吴基传不得不亲自赶到香港辟谣以平患市场风波.不同的人可能从这件事上得到不同的结沦。但是有人却指出,国企海外上市以垄断的优势作为卖点是不能长久的也是不可靠的.媒体评论说,“从这件事上得到的第一个教训是,凡是类似的企业上市,都应让境内的老百姓先有投资机会,如果手机双向收费不取消,假定我们这6500多万个移动用户中有一半是这家电信公司的投资者,一旦发生利益冲突时,还可以平衡,现在成了不是这部分人吃亏就是那部分人吃

亏,麻烦就大了。”

   “第二个教训是企业境外上市公司不能以垄断为卖点。把垄断作为卖点,开始可能会很好,但一有风吹草投资者就会跑船就会“搁浅”。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反过来会影响基金经理判断后来的上市公司。有好几家垄断性公司上市困难,就因为卖点是垄断,而今后又不可能长期维持垄断格局。国际上的投资者也能看到,所以他们不会把这类投资对象看成是长期投资的好东西。从长远看,增加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竞争能力的信心才是根本之计。”企业海外上市时,让国际市场的投资信心建立在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卖点是竞争力而不是垄断。

   目前中国垄断性行业大部分是由财政拨款的公用行业转化而来,虽然他们已经实行的是公司化的运作,但是其资产实则是无偿取得的国有资产,甚至可以说是原来纳税人入的钱建设起来的,而其他渠道的资本在进入这些行业不仅要付出更高的财务成本,因为他们除了少量的资本金之外,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很大,成本自然不能与垄断者相比,再加上还要面对更多的市场不公平法则,所以民间资本进入这些行业是十分困难的,而由这些垄断者把持的行业造成的效率低下则影响着整个行业的效率。

      WTO,重建中国市场秩序

          最大的推动力

   消灭垄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建中国市场秩序的过程。中国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但是真正的市场规则并没有建立起来,已有的规则也不能得到真正的遵守和执行,由于中国的垄断行业的利益实际上又是各部门利益的体现,所以.要依靠内力来消除垄断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市场秩序是并不容易的,因此,改革者寄望于通过加入到WTO来改革目前在投资和贸易方面旧的秩序,依靠外力来改革目的的现状。世贸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薛荣久先生认为,中国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与WTO成员的市场经济全面接轨,市场经济下的各种规律的作用加大;其次在市场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公平竞争等规律作用厂,行业和地方的不正当的保护将日暮途穷;再次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要使其发挥良好作用必须使它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即严格依法对市场进行管理。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1年年会上,国务院体改办主任王歧山说:“中国政府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和重组的决心是令人惊叹的,中国政府敢于大胆地加入世贸组织,完全是打破垄断惊险的一跳。说实话在这方面我有时仔细想我们好像还没有准备好,我们的法规、我们的队伍、我们的干部、我们的民众,准备好了吗?但是我们下决心了。我看加入世贸是惊险的——跳,将对我们所有的垄断行业形成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在今年人大政协两会上人们关心的焦点还是加入WTO的问题。本次两会审议的唯一一个法律便是《合资企业法》,国务也正在对行政法规进行清理,对现有行政法规,初步将废止571件,计划修改148件,新起草的有“反倾销条例”等,除了法规政府已承诺根据加入WTO的要求,改变政府职能和经济管理方式,用朱?基总理的话说是要“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看来在WTO规则的压力之下政府、企业甚至是各种中介机构都要改革自已的行为规则。

  王岐山还表示中国将把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和重组作为“十五”时期最重要的举措之一,电力、铁路、民航、通讯等行业将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他指出,垄断行业改革和重组的核心是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实现规模经营。除涉及到国家安全、自然资源、少数公共产品生产和公共服务提供的领域外,目前处于垄断状态的其他行业与部门都应通过改革创造开放和竞争格局。一切不宜由国家垄断的行业都要打破垄断,一切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实现企业效率最大化的行业、企业结构都要进行重组。他强调改革和重组将从中国实际出发,分步骤有序推进,并将尽可能纳入法制化轨道。他还说近几年来改革的触角已从一般的生产流通领域深入到难度极大的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领域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同其他方面的改革相比,这一改革还处干严重滞后的状态,而这种滞后局面不仅妨碍着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建立,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基础设施、公用服务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最近龙永图也对外界发表谈话认为,中国人世时间并不重要,关键是已开始入世的准备工作,就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法律体制,使中国的经济法律体制与世界相对接.逐步开放我们的市场减少政府对市场、对企业的干预,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去运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发展环境。

        中国的垄断是法定垄断

  就在中国政府全力推进反垄断的同时,市场化程度极高的美国也就微软公司的垄断案久拖不决,但是千万别把微软所涉及的垄断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垄断问题相提并论,至少从资源取得来说,微软并没有占到任何来自政府方面的便宜,对于微软来说它唯一的错误可能在于它实在太大了,以至于影响到了市场竞争存在的条件,妨碍了产生更大的微软的市场环境,而这却是美国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所不能容许的。

  但是中国的行业垄断与微软是完全不同的,它从一开始就是整个行业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行业社会资源的占有者,电信、铁路、民航、电力等部门利用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取得不合理的垄断利润,其危害是造成整个社会的生产成本上升行业效率低下。因此治理垄断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法律范畴的问题,而是一个政府职能转变和削减政府权力的问题。

  近年来对铁路、民航、电力等超级垄断行业的批评,已成为每次两会的议论纷纭的话题。他们提出打破垄断的关键还在于政府。政府打破垄断,最关键的还在于将一些非自然垄断的产业市场化。

  微软的垄断是市场的垄断,其利润也确是由资本带来的,但是法定的垄断却不是这样。某些电信企业普通职工年终奖金拿好几万,但这些企业的效益却不是来自真正的投资收益,可以说包括电信企业在内的许多行业的基础工程都是财政拨款建设所带来的,说白了基本上是纳税人的钱。再加上电信部门多年来征收高额的电话初装费实际上是要消费者替企业集资,而企业对于消费者却没有任何回报。

  在今年两会后朱总理明确表态,加强国家工商局等机关执法能力,并强烈抨击了垄断行业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了国家工商局的“四月反垄断风暴”。不过日前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对此深感忧虑,文章指出,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垄断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行政垄断而非企业做大之后的市场垄断。对于行政机关式的行业垄断,由一个行政机关(国家工商局)去制裁另一个同等级别的行业垄断,谈何容易?这或许也正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巳实施多年,垄断行业依然故我的根源。

        垄断企业走向何处?

  可以说,被剥夺了垄断权力之后的一些行业今后可能要经过一番血与火的洗礼,虽然这些行业在国内还没有竞争的对手,但是随着入关的临近国外的巨无霸企业将长驱直入,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目前国内还在靠垄断吃饭的这些企业,如电信、民航等等,有人已经预言加入WTO以后,将很快会有一些电信企业要遇到倒闭的命运。

    这些企业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认为,与其怀念过去的好时光不如主动走市场化的道路,主动把自己置于市场竞争的环境之中,而不是动不动就宣布别人都是不合法的,好象天底下就只有自已的存在是合法的。日前洋快递UPS公司的第一个直航货机已经飞抵中国,而国内的地下快递公司也已经异军突起。对于后者,中国邮政采取的是以一次次打击地下快递公司的行动来维持自己的地位。然而凭着低廉的价格以及便捷的服务,私营快递正从中国邮政手中夺过市场份额。从1995年起,中国邮政EMS的国内市场份额,在以4%的速度衰退。尽管它仍然是国内快递市场的老大哥,但它的市场份额从最高峰时期的97%,跌到目前的40%左右。对于竞争力如此之强的一支力量,仅仅将它宣布为非法是远远不够的。它传

递出了两个信号:一是社会上对快速安全的邮递业务有着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表明中国邮政的竞争能力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修改游戏规则固然可以暂时维持自己的地位,但是当WTO渐渐走近,服务业的竞争已无法拒绝的时候,中国邮政又能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呢?一句话,解决市场问题最终要靠竞争而不是靠垄断。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的张季风博士近日也谈到了垄断行业的出路问题。他说。日本的国家铁道部以前垄断了整个国家的铁路交通,却造成了巨大亏损,于是在1986年日本政府就把它改造为日本铁道株式会社,把它民营化了,从而扭转了亏损局面。日本的电力行业现有十大电力公司,垄断了整个日本的电力生产销售,但它们却不是国家的行政垄断,而是民营企业经过竞争,剩下几家最有实力的企业形成一个大集团被称之为国家队。

   但中国的垄断行业何时能真正走向这一步呢?

  在未来3年至5年中,如果有人间对中国企业界最为至关重要的影响和变化是什么,那么答案即不是美国经济的衰退,也不会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真正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经济秩序的重建。

  请千万不要小看总理提到的这10个国家局的改革。被撤消的国内贸易局、国家煤炭工业局、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冶金工业局、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国家纺织下业局、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都曾在行业内具有一言九鼎的地位,在几十年的经济风雨进程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事实上能够撤消这九个庞然大物,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改革信号标志着经济秩序的重新开始启动。对于几十年来习惯于“跑部前进”的企业而言,现在已经到了对未来进行认真思考的时候了,经济秩序的重建对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

           经济秩序的

          适时重建必然发生

    中国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问题是这个正在搞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国,在范围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性

质的经济体之上,却仍然戴着—顶计划经济性质的体制帽子,这就是庞大而无效的政府行政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摘帽子”的事情是可以想见.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

    我们提供给人民群众的不是一个廉价政府而是一个最昂贵的政府、我们的政府之所以昂贵,不仅是因为需要养活4000多万吃财政饭的人,而且还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政府,它还是一个财政职能大大越位、世界上最大的企业。我们的政府是30万个国有企业的最终结算单位,至今政府仍控制着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一方面产生着寻租和腐败,另—方面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仍十分困难,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能挣钱的东西以常抓在自己的手里不放,不让老百姓干,而又将许多包袱甩给老百姓。老百姓的预期不好,内需就很难启动,通货紧缩光靠增加赤字、发债和政府的投入解决不了紧缩综合症。民间发现的市场商机,利润一露头,马上就有政府部门’规范管理”,设租、寻租,如此环境下,合法的不挣钱,挣钱的

不合法。在农村,农民饱受各种乱收费的困扰,所谓“七八个大沿帽围着一个破草帽”,已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就连朱总理在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都指出,“我们政府机构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完成,一些干部习惯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不是很清楚“。可见整个经济体的秩序适时重建是必然而且必须的。

          适时重建经济秩序

           的三大原因

  经济秩序的重建和调整,除了经济结构本身的不合理之外,还有着诸多的现实原因。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有三大因素:

   第—个因素是国有企业的问题。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政治的基础,但问题是它不是政治能力的基础。我们过去总是将政治与政治能力混为一谈,实际二者并不一样。因此对国有企业不能舍弃但必须改造,而且这种改造本身就是经济秩序重建的—个组织部分。

   第二个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实际就是竞争环境扩展到了全球,但竞争必须有秧序,必须在政

府体制具有监管效率的前提下才能使 社会受益,否则就将穷于应付,就会出现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诸多问题。有人以为只要阻挡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那么—切就将万事大吉。但实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你不参与经济丝毫不能表明你比别人强,事实上你唯一得到的结果是日益加速衰落。别人可以处处笑话你。现在很多人在谈论市场开放,实际这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第三个因素,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问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预先做出结构调整,才能应付即将到来的局面.确保经济体的受益。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逐步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和控制.提高政府管理与运作水平是必须要采取的改革步骤。比如新加坡自从1973年加入GATT以来,一方面减少行政部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从行政机构中剥离出去的公共企业的职能。如新加坡电信集团的前身就是新加坡电信局.1003年11月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又如日本1995年加入GATT之后,充分强化、利用的是产业政策的手段,而不是政府的直接经营和管理。日本看过制订诸多产业政策.从汽车、石油、机械.到电子、钢铁、造船,既利用了CATT提供的各种便利市场条件,又发挥了自己的资源优势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经济成就。

   这三大因素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堵在家门口的变革因素。未来中国只能通过变革,只能通过经济秩序的重建,才能获得进一步前进的驱动力。

           经济秩序重建

           影响企业生存环境

   不过经济秩序重建表面上看改的是体制,但实际受影响的却是企业!经济秩序是决定经济环境素质高低的关键,是经济环境的支柱和规则。有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

  首先是意味着市场化程度大为提高!过去虽然已经逐渐开始了市场化的进程,但还是总有些参照物可以作为企业经营的指导基础。像撤消9个国家局的事情实际显示的是,今后改革可能突然提速.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稳健发展问题,而不是好大喜功造势吹牛。这样做的的成本和风险企业已经负担不起企业家也难以承受。因为过去为企业稳健发展负责的是上级主管机关,后来可能是母公司,而未来可能就是企业家自己了。不但是国有企业面临这样的问题就是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同样面临市场化的严重压力。

  其次大量中国企业实际是置新回到了起点!在过去半市场、半计划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各色”的企业非常之少。如果说过去的环境不健全,那么这种不健全的、畸形的环境,造就了一代盲目的企业领导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盲目自以为是。使企业总是处于高度的危险之中而完全不自知、不理会。在今后秩序重建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的必然是制度重建,为的是应付环境出现的变化,为的是减低企业所承受的风险。没有这样的制度重建作为基本保障,经济秩序的重建对于很多顺水推舟的企业而言将会是一场灾难,而不是机遇。因此,事实上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性的企业,相信几乎是会重新回到起点,它们要放下过去端着的架子,重新搭起竞争的台子,近期企业界不断传出“第二次创业”的声音并非偶然。

  第三,经济周期将出现改变!通常可以视为是—种定律的是,全面的改革必然造成经济周期的紊乱。这意味着理

应出现的经济周期可能不会出现;现在所处的经济周期,可能延长或是缩短,各种经济政策在有效性方面会显著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出现不和谐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各种影响。

  第四,人才供应表现出高度稀缺。如果沿着经济秩序重建——市场竞争加剧这一主轴思考,立刻就会发现其可能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人才供应问题。最近,中央电视台邀请了一些参与市场竞争程度过较高的企业老总访谈,成功者如联想的柳传志,不成不败的如四通的段永基.还有曾经失败过的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等人,均是三句话不离企业人才的问题。这不是话题中的偶然现象,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压力使然。经济秩序的重建可能导致的不是价格大

战,而是人才大战!

    第五,资本的流向出现市场的趋势。社会资本的流向受中国原由经济体中一向受两大因素的左右。一是资本的持有人;二是资本持有人的意愿。过去的资本持有人当然是政府机构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但在经济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很明显原来的资本持有人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必然会影响到资本的流动方向。未来对资本流向有决定影响力的不会再是政府和政府机构真正有影响力的是投资者所追求的利润,对此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制造出盈利的能力,并积极展现给社会上的投资者,企业要想获得资本的支持,舍此别无他法。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的重塑时期,资金短缺的局面会再次重现,除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效应之外,外来投资瞩目的也是国内市场。而建设潮主要依赖的同样也将是国内资金,这些都注定了资金短缺的局面会再度重来。此时,通货膨胀的局面也可能会再次光临经济体,企业对资本的适度追求是必然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第六,技术和产品的更新周期再度加快。竞争总是与创新相关联的,像当今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大战”之后,却无一死伤的局面今后是不可能重演的。未来要么不战;要战就是你死我活的大战。但大战也罢,不战也罢,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都将大大缩短.企业必须重视技术管理与创新,没有这个做基础的企业,被时代淘汰是早晚的事情。过去有的企业指靠引进条生产线就能占一片市场的事情,在竞争激烈的未来将是机会不再。今后不会有这样的好事情了。靠引进生产线活的企业,最后的结果不是为他人搞代工生产,实际是在做产品服务。

    第七,中国社会的政治改革是一任重道远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当今政治改革的经济负荷,已经不是当年提出政治改革诉求时的几千亿经济总量,总家当的增加,造成政治改革的经济成本迅猛增长,形成了政治改革越来越大的困难和现实障碍。而经济秩序的调整和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经济结构出现缓慢而积极的变化,形成经济改革与政冶改革之间的互动基础。而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应该是未来中国社会最积极、最有深远影响力的变革。应该说这是超越企业生存经济环境,而达到社会环境变革层次的重大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如何评估都不为过。

   第八,社会信用机制在社会得到空前的尊重。市场经济秩序最主要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信用,因此经济秩序重建的重点在很多环节会体现在信用机制,之上。实际信用问题,不是政府操心的事情,压力一来企业自然比谁都看重,信用有时候自然办法会层出不穷。麻烦的倒是企业如何维持自己的信用。有一点可以相信,那些过去靠延迟付款变相增加自有资金的企业其”传统做法”将会难以再行得通了。

  最近,电力行业一位重量级人物惊呼:现在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确实政府此次对垄断性行业的治理来势令人始料未及,出拳之重也让所涉行业很不习惯。

  也许对于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他们会有很多难以想清楚的地方,多少年来这些垄断性行业是国来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获利能力也是国有企业中的佼佼者,在国有企业中他们从来就是宠儿。但这次政府不仅将他们揪

过来狠狠地教训一顿而且好像是要动真格的了。

  实际上并不是作父母的不再宠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他们按现在的活法令后会要出大大的问题:

  第一,WTO规则今后肯定不允许他们活得像现在这么优越。多少年来国内企业的行业规则都是他们自己制定的,按照自己的需要量身定制,我的行为就是法律,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对手很好办,宣布它是非法的一切搞定。但是,加入WTO以后,不仅人家不会吃你这一套,而且它还有可能把一些咱们闻所未闻的规矩带进来,这个落差可不是那么好承受的。

   第二,这些在优越环境下长大的垄断企业已经成为了国有企业最大的负面形象,不时都会招来各个层面的批评和指责,这里有消费者的埋怨,有经济学家的批评,有其他投资者的叫苦,总之垄断行业的企业似乎成了一个到处惹事生非的毛孩子,这不仅影响企业自己的形象,同时政府也不能长期容忍这样与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企业损害到自己的形象——修理他们是早晚的事儿。

   第三.政府高层决策人士显然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垄断性行业企业的独霸市场行为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民间资本投资无法使得整个社会的

资源利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学家们指出要对外开放首先要对内开放。

   打破垄断实质上是一个市场秩序的建设的问题,换句话说, 中国市场秩序重建的核心问题就是能否在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消除垄断,建立一种公平、合理、公正的市场环境,在维护市场环境中政府自然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是由于垄断性行业历史上与政府部门是一种利益的联系,所以最后破除垄断的落脚点又在于政府部门本身的改革,只有当政府或那些准政府部门与这些行业彻底断绝了利益的联系,真正公平的市场秩序才能确立。

顶:20 踩:2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6 (11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6 (99次打分)
【已经有110人表态】
21票
感动
7票
路过
19票
高兴
16票
难过
10票
搞笑
14票
愤怒
13票
无聊
10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编辑推荐

欣宇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