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000越野电动绞盘 G9000越野电动绞盘 N12000专业电动绞盘 N15000工业电动绞盘 H12000工业液压绞盘 H15000工业液压绞盘 K5000P便携式电动绞盘
K8000 越野绞盘 G9000 4WD绞盘 N12000 专业绞盘 N15000 救援绞盘 H12000 工业绞盘 H15000 工业绞盘 K5000P 便携式绞盘

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

热度382票  浏览12次 时间:2011年5月04日 16:04
工业绞盘

引子

“经济参考报”2000年9月27日讯: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9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透露,我国正在加紧制定外资进入电信运营市场的管理条例,在中国加入WTO前夕出台。

——吴基传说,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电信运营业,要待我国进入WTO以后。为外资进入制定专门的管理条例。据透露,条例一共81条,入世前可以出台。对通信资源有偿使用等问题,管理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吴基传还重申,我国有自身的特殊情况,不会照搬国外标准。

——对国内企业进入电信运营业问题,吴基传强调,内资进入也有一定标准。这些标准包括企业资质,具不具备长期服务的条件等。吴基传还强调,内资进入的条件将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是“没有歧视性的”。

1.移动通信技术

笼统地提及移动通信,它已经有100年的历史。1899年11月美国“圣保罗”号邮船在向东行驶时,收到了从150公里外的怀特岛发来的无线电报。莫尔斯电码的嘀嘀嗒嗒声响像婴儿呱呱落地的第一声啼声,向世人宣告一个新生事物——“移动通信”诞生了。1900年1月23日在波罗的海霍格兰岛附近的一群遇难渔民,通过无线电呼叫而得救,移动通信第一次在海上证明了它对人类的价值。紧接着1901年英国蒸汽机车装载了第一部陆地移动电台。1903年底莱特驾驶自己的飞行器,开创了航空新领域,飞机更需要通信来保证飞行,于是移动通信这个20世纪的同龄人便相继在海、陆、空起步了。

移动通信100百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l初期的军政机要移动通信阶段;

l进而发展至民用专业移动通信阶段;

l70年代未国际上出现的蜂窝汽车电话标志着发展到了公众移动通信的新阶段。

近20年来移动通信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与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正在产生革命性的飞跃,各种新技术,如FDMA、TDMA、CDMA层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新系统不断涌现,短短的20年间,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正日益普及,第三代全球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也已在母腹躁动,即将面世。预计到2010年,在所有通信设备销售额中移动通信设备将居于首位。

回顾移动通信已经走过的百年历程,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可以观察到移动通信的双个不同侧面有如下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动向:

——.频段——由HF、VHF到UHF以至毫米波;

——.带宽­­——由窄带到宽带;

——.调制方式——由调幅、调频、单边带到数字调制;

——.通信方式——由单工单信道对讲到双工多信道共享;

——.多址方式——由FDMA、TDMA到CDMA;

——.传输方式——由模拟到数字;

——.传输速率——由低速到高速;

——.通信业务——由通话为主增加资料、图像到多媒体业务;

——.通信规模——由单机到系统,由专线到网络;

——.网络结构——由单一网到多区网;

——.网络制式——由大区制到蜂窝小区制;

人们现在所说的移动通信,主要是指通过移动电话进行的通信。移动电话较早出现在军事通讯领域,通信方式为一对一,通话方式为单工集群模式,即双方通话时只能在同一时刻听对方讲话或向对方说话。该技术只能依靠专用通信网,接续速度和通话质量不能保证,通话的实现仅限手机持有者之间,而不能同庞大的有线电话网相连。

八十年代末,冷战结束,许多军用技术开始转向商业用途,移动通信业务亦开始对民间开放。

真正意义的移动电话的出现是借助于“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ANALOGTECHNOLOGY,俗称“模拟技术”〕的发展,体现在号码上就是90XXXXX的移动电话。模拟蜂窝技术的出现,使移动电话与市话网连成一体,运营者只需将移动电话用户资料输入市话有线程控交换机内,用户即可无阻碍地同任何电话沟通。但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模拟移动通信技术也暴露也其固有的弱点。具体表现为:

l系统容量小,网络运营成本高。

l保密性差,进入系统较容易,造成各地出现很多非法用户,盗号并机现象猖獗,这种情况严重侵害了合法用户利益,也给电信网络运营部门造成极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电信1995年有20%左右的移动电话用户被非法并机。

l模拟网数据传输速率低,无法提供其它非语音业务。

新一代的“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技术”(GLOBALSYSYEMMOBILE-GSM,俗称“数字技术”)采用数字信号作为传输信号,克服了模拟技术的缺点,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系统压力,也为网络运营商开放新业务提供了技术保证。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及相应配套软件应用于通信领域大大降低了移动通信的成本,极大地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电话的普及。移动通信业务也已由传统的只提供语音通话发展到提供资料、传真业务、来电显示、呼叫转移、三方通话以至最近的INTERNET业务。

2.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欧洲和美国大约晚10年。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政府接受摩托罗拉公司的捐赠,在北京开通了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移动电话开始与中国普通消费者见面。

同其它市场和行业的发展一样,移动电话在中国的普及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所不同的是,这个市场与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极为迅猛。90年代初期,摩托罗拉携其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和终端产品(手机)率先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中国移动通信业务的开发。

这一时期,手机和通讯费用都极为昂贵,一般的消费者很难承受,它成了老板和成功人士的一种象征。它在这个时期的名称---“大哥大”,亦恰当地体现了其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人们对手持“大哥大”者都会投以羡慕、渴望、甚至嫉妒的眼光。

时至1995年,数字蜂窝移动电话技术开始引入中国。以西门子、爱立信、诺基亚等企业的终端产品为代表的新型手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产品由于应用数字技术,通话质量要比先前的模拟技术的产品好得多,手机的外观形象也要比摩托罗拉的“大哥大”更小、更精致,手机价格与通话费也有了一些下降。这时的手机消费者已经不限于大老板和暴发户,一般的工商企业总经理们都开始用手机。

1995年的时候,手机信号发射与接收的网络建设还刚刚开始,只有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安装了网络设备,使用还不是很方便,也限制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消费。其后的几年中,这种情况迅速改变,基站普及率大幅度提高,手机市场迅猛发展。到1999年底,世界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2亿大关,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4000万。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数字移动电话市场。

目前,虽然手机消费对普通的城市居民来说仍然还是不小的一笔支出(不从事商业活动的一般市民每月的手机费用约为200元),但是它已经不像几年以前那样渴望而不可及。现在,它已经成为中高层收入者的一个必需品。人们也不再称其为“大哥大”,而是换了一个更为平常的称谓---“手机”。

自然,手机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烘托。应当说,90年代初,手机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极佳。那时,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经济发展一片高涨,利用价格双轨制赚钱的、利用房地产赚钱的、利用股票赚钱的,比比皆是。用一些当时赚了钱的人的话来说:“那个时候,生意太好做了,赚钱真是容易。”钱来的容易,花的时候自然也就潇洒。两万来元的手机也就不在话下。这种离谱的高消费为带动后来手机在中国的普及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

随着中国向多家国外移动通信设备商和手机制造商的开放,和中国政府批准成立“中国联合通信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经营移动通信业务,以培养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机制,手机的价格和各种使用费用很快下调。空机(也称“裸机”,没有申请入网之前的手机)价格在1994年到1999年间下降了几近2/3,由1万多元降到了3000-4000元,入网费和服务项目的收费在同期下降了70%多。

在人们购买手机的心理上,“面子”心里非常突出。因而在手机普及的过程中,很大的一个推动因素不是它的使用价值而是攀比心理。显然,个人消费手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想要而又买不起,就只能从公款消费上想办法。不是非常严格地,90年代初到93年,是个体、私企、外企消费手机的年代;94年到98年是国企、事业机构和政府机构参与消费的时期;98年以后才开始为一般市民所消费。政府将手机视为“奢侈品”而对政府官员使用手机加以严格控制,中共党组织亦将手机来源作为一项考查党的干部廉洁性的内容。实际上,政府官员收入薄微,是很难买的起、很难用的起手机的。这为企业和社会人士向公务员送礼创造了题材。保守地,中国大陆目前手机保有量之中的60%以上是公款消费的。

摩托罗拉前不久公布他们一项为期两年的市场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的手机消费者基本上分为四类群体,即科技追求型、时间管理型、形象追求型和个人交往型。这说明,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需求日益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运营商业必须对其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通信服务内容。

到2000年9月,中国的电话普及率已经达到17.7%,电话用户总数突破2亿,位居世界第二。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1%,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6500万户,1995年到2000年5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79%。

3.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运营商

移动通信的发展,最根本地,依赖于通信网路的发展。1994年以前,中国的邮政、电话和电报业务统统归属于一个部门管辖与运营—中国邮电部及其直线领导下的各个省、市、县的邮电局。移动通信业务也在其麾下垄断经营。

这时期,电信大发其财。固定电话初装费就要2000多元(现在在500元左右),而且要排队等待一个月才能安装。移动通信的利润就更高了,由于是独家经营,只有在邮电局系统的电信局网点购买手机才能入网,所以当时的手机价格加价率高于手机空机价格2-3倍。这一阶段,对手机生产商而言,最重要的营销对象不是手机用户,而是邮电部门的官员。只要一种型号的手机能够获得邮电部门同意入网,那么销售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了。

1994年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电子工业部牵头,能源部、交通部、水利部、电力部、石油部共六部委联合成立了“中国联合通信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业务范围界定在移动通信领域。国家的这个决定是基于提高通信行业的竞争能力、以应对“入世”的挑战而做出的。中国联通的介入,打破了中国电信的独家垄断,使其不得不接受竞争这一事实,重新考虑短期利润与长期发展的协调问题。至此,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双方在全国主要城市摆起了较量的“擂台”。联通的进入使中国电信丧失了一部分市场,迫使他不得不从“高价获利”战略转向关注发展用户数量。

1998年,我国电信业又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先是在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的基础上组建了信息产业部,实行行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等重大改革。将原来的邮电一统分拆为邮政业务(“中国邮政”)和电信业务(“中国电信”)两大部分,实行独立经营。

1999年5月,中国电信进一步重组,一分为四个专业集团公司,即将原中国电信的固定电话业务与移动通信、寻呼和卫星通信三个专业与分离,分别组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寻呼通信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其中,寻呼公司连人带资产成建制地划归中国联通管理)。2000年4月20日,在中国电信重组基础上新组建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立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网络容量和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到1999年底,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超过6000万门,移动用户总数摸高3800万(其中数字用户3300万,模拟用户500万),GSM网已经与56个国家和地区的78家境外运营公司实现了国际漫游。国内网络已覆盖了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城市、2000多个县市。GSM/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建设。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使网络质量不断改善,GSM网络话音接通率、长途来话接通率、无线接通率稳中有升,掉话率不断下降,目前已低于1.6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还在“全球通”移动电话上大范围试开办移动资料业务,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市区域市开办该项业务,除陕西省外,其它省区市的“全球通”均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联姻。

目前已发展成拥有184个分公司和11个子公司、员工逾万人的国有大型通信运营企业。中国联通的GSM网已经覆盖130多个城市,联通191/192寻呼网覆盖城市已超过l00个,累计用户达到278万,而成建制划归中国联通的国信寻呼网系统容量已超过1亿户。中国联通今年还计划在190个以上的城市建设总规模超过570万门的GSM网。已经确立了它在我国电信业特别是移动通信业的重要地位。--截止到2000年6月底,用户数已经达到830.5万户(1999年底为415.5万户,半年增长了1倍),市场份额约19.6%(1999年底为14%)。信息产业部决定将原属中国电信的寻呼通信有限公司连人带资产成建制划归联通管理和后来又于1999年4月决定将CDMA网络的建设、运营划归中国联通所有,使中国联通如虎添翼。

中国联通拟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部分城市建设一个高质量、低运营成本、具有多种新功能、新业务、能提供一流服务、且可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建设容量为260万门的CDMA网,计划到2000年容量将达到1000万门,覆盖东部和中部的250个县以上城市。从2000年起,联通移动通信GSM和CDM的系统容量每年力争增加l000万门,到2003年达到约5000万门,用户总数达到3500万左右,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到那时中国联通才真正成为具有抗衡能力的竞争对手,使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出现良性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国的手机用户--手机价格和入网费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只要用户预交话费,运营商会赠送手机的现象。同时运营商对移动电话用户提供的新业务越来越多,竞争使移动通信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4.中国移动通讯的设备供货商

移动通信运营商离不开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和设备。这里所说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设备,主要是指基站和交换局所需要的大型设备。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它需要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的支撑。

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使得GSM成本已经很低,GSM网络基础设施费用初期为10000元/户,随着生产规模与建网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逐渐降低,现在中国GSM网络建设成本已低于4000元/户,而且还会继续下降。

我国移动通信的大好形势,实际上主要是运营市场的繁荣。至于基础设施设备,基本上是被外国大公司垄断。

国外厂商从1994年开始就大举进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本上被外国厂商垄断。交换机主要供货商有爱立信、诺基亚、北电网络、阿尔卡特、意达太尔、西门子。基站主要供货商有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北电网络、意达太尔、西门子。目前在中国移动通讯设备市场,第一集团的GSM网络供货商的市场份额就达80%(大致如下:摩托罗拉35%、诺基亚30%、爱立信15%)。其它企业只有很小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地位。这些公司的市场策略如出一辙,普遍采用“跑马圈地”的办法,首先占领各城市的移动交换机市场,同时采用非标准A接口,以使自己的基站系统顺理成章地进入,从而阻止其它厂商进入。再加上移动通信网路的特殊性,使得运营商在建网时都重点考虑网络的完整性、先进性和统一性。目前,由于国内企业还难以提供整套的设备和方案,因此其设备也就很难被运营商很高兴地接受。

国外企业完全垄断的局面从1997年发生了重大转变。一些国内企业、科研机构自主开发成功一系列GSM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98年大唐、华为的GSM系统设备先后开局成功,并通过信息产业部组织的生产型鉴定,标志着国产GSM设备在产业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进入1999年,大唐、华为、金鹏、中兴等自主开发的GSM系统设备先后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并步入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国产移动通信设备已经在产品层次上取得“群体突破”,但是市场开拓方面却较以往更为艰巨,这是因为民族产业与国外公司由于综合实力尚存差距。这一行业的投资门槛很高,美国朗讯科技公司1998年的销售收入是383亿美元,而我国通信产业的主导厂商、中国电子百强第十名的深圳华为公司同年的销售额只有89.3亿人民币(朗讯是华为的35倍)。但近一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在各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下,国产设备正逐渐被国内业界所认同。

国家有关部门已将移动通信系统国产化列为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和重大专项,并且将以GSM为重点,兼顾窄带CDMA,支持国内主要研制的交换系统、基站、终端等国产品牌的发展,以提高它们的规模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并拿出14亿元专项用于扶持民族移动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发展。

在争夺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的移动通信设备企业也把眼光瞄向了国际市场,中兴公司已经同南斯拉夫签订了一笔将向南斯拉夫提供2.5亿美元的GSM设备的合同,表示着我国自主开发生产的GSM移动通信设备实现了在国际市场上零的突破。

在前不久结束的芬兰赫尔辛基国际电联会议上,中国的TD-SCDMA标准正式被采纳,成为主要国际标准之一,我们已获得了与国外同步发展移动通信的平等地位,为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就整体趋势而言,民族移动通信产业的崛起,不久必将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5.中国移动通讯的手机供货商

消费者是从手机开始知晓和认识移动通信的。

联通作为后发入市者,采取了很多更加积极进取的经营策略。例如,联通宣称,入联通移动网络可以是在联通购买的手机,也可以自带手机来联通入网。这个策略引发了移动通信行业的一个重大变化---打破了手机过去由邮电局系统垄断经营的格局。爆发性地,全国各地形成很大规模的手机批发商、零售商机构和队伍。这真是:“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局面无疑是后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各手机生产商所梦寐以求的。因为早期进入的少数几家厂商已经同政府(确切地说,是同邮电部)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如果没有联通公司的策略,中国的手机市场不开放的话,那么后来的手机厂商很难再进入中国市场。

手机厂商、中间商、零售商的介入,改变了移动通讯价值链(系统)的格局,由过去电信公司提供手机、入网、维护等“一揽子”业务活动,转变为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手机商提供手机产品和服务,各司其责。由于手机经营权的放开,也迫使手机厂家在同运营商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必须将注意力转移到批发、零售商的销售渠道上和潜在的用户身上。厂家必须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采用适当的定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短短五年,中国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电话市场)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移动电话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价格下降很快。

1997年7月以前,国家对手机市场的发展持宽松态度,只要有由邮电部颁发的手机入网证(一种防伪标贴),就可以入中国电信或联通的网络。这实际上只是一种象征性的限制办法。由于生产技术及资金上的限制,手机的国产化基本上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市场上80%以上的手机是通过灰色渠道经广东番禺、深圳等地流进大陆市场。以当时国家税收政策计算,若进口一部价值500美元的手机,正常报关,关税为23.75%,增值税17%,完税后手机的成本为U$500*123.75%*117*=U$724,而当时中国市场上该手机零售价不会高于600美元。大量的走私活动使国家税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手机同国际市场同步涌入中国市场也大大刺激了手机市场的需求,从而增加了网络运营商的收入,增加了国家的税收。1997年以前所有厂家的做法如出一辙,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们一般以正规手续申请一定数量的入网证,然后由其代理商手复制,贴到非正常渠道的手机上,由第三方负责运输到国内,多数国外厂家不直接参与此种活动。

1997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飞速发展,这一年手机用户突破600万。国内需求规模已形成,国家开始引导国外手机厂家在国内设厂生产,可独资或合资。

1998年一年中,中国手机市场用户增加超过1000万,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出口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受阻,政府开始整顿市场,刺激内需。在这种背景下,打击走私,维护国内企业利益,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和金融秩序的正常就成了当务之急。手机的走私势头受到遏制,主要的走私源地--深圳、番禺批发市场受到沉重打击,水货渠道受阻,迫使主要手机生产商开始正视其在中国境内的工厂,纷纷在这一年增加生产线,以提高生产能力。

至1995年底以前,由于电信垄断,市场上只有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及西门子四家厂商五个型号的手机。市场放开以后,手机厂商纷至沓来,至1996年6月近一年多的时间,中国市场上的手机品牌就增加到十几个、型号20多个。经过一番较逐,到1999年的时候,基本上形成了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构成的第一阵营;以西门子、飞利浦、松下为代表的第二阵营和以科健为代表的民族品牌阵营,各厂家产品技术及市场情况如表2所示。在这个行业中,居前三位的三家外国公司1999年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第二阵营的五家公司占据了20%以上,而处于起步阶段的国有品牌只有不高于5%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到2000年进一步变化为前三家外国公司占有市场份额的82.7%,第二阵营只占14.1%,包括国产品牌在内的其它品牌只有3.2%。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

目前,中国的手机市场超过800亿人民币,而且仍在快速增长。手机价格虽然成倍地下降,但估计目前的利润率仍然高达25%,非常诱人。中国政府为扶持国产手机厂商,制定了项目,并从手机入网费、固定电话初装费和国债中提取一定比例(合计约25亿元),重点扶持国内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的手机生产企业。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又对国产手机厂商做了规范,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厦华电子、海尔集团、TCL、康佳、中科健、南高科、奉化波导等9家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并享有生产配件的进口配额。这些厂家对国产手机入市和洋品牌一争高低充满信心。如康佳将斥资2亿元人民币生产数字手机,并将在未来五年内争取百分之二十的市场份额,三年时间内将手机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做到目前康佳彩电的地位。康佳为达此目的还一改过去从不请明星做广告的先例,破例以上千万的高薪聘请香港著名影星周润发为其手机做广告。出手不凡的动作显示了康佳对国产手机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将康佳立志开发出国产一流手机的决心昭示天下。信息产业部规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国产手机的整体突破,也就是到2001年,争取国产移动品牌市场占有率能达到20%,到2003年力争达到50%。更重要的是,在生产领域,从2000年开始,国家已经停止审批外商合资、独资的手机生产企业。对1994年以后非国家审批的、各地自己批复的外商投资手机企业也重新加以确认。国家有关部门将严格执行对外商独资、合资手机企业的配额制度,加强总量控制,严格执行返销比例。政府限制外资产品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求外资企业逐年申请移动电话生产所需零部件的进口许可证。许可证每年都会增加新的审批条件,如高国产化率、技术转让或增加出口等。

不过,愿望毕竟是愿望。必须面对的现实是,除了现有的市场份额问题、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挑战。首先芯片等关键技术和部件仍需依靠进口;其次国产手机所面临的入市时机上的劣势、市场保护上的劣势、制造难度上的劣势、市场环境上的劣势以及产品个性上的劣势都为上马企业提出了太多的难题。在投资上,据专家测算,手机厂家的最低投入要两亿元,最低的销售盈亏平衡点是50万台。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竞争压力,国内企业没有谁敢说自己不怕亏损几年,恐怕一年不盈利日子就不好过了。

案例思考问题:

1.当我们说移动通信行业时,该行业都由哪些方面组成?

2.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是怎样产生的?

3.假如我们是一家移动通信运营商,准备进入中国市场,请你用波特的行业分析模型分析一下影响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这个细分行业的五种力量在过去的10年中发生了那些变化?这些变化对运营商行业有哪些影响?

4.假如由你来评价中国的运营商行业是否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行业,你会对1994年年底以前、1995-2000年和2000年以后各给一个什么样的评分?为什么?

5.从本案例中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新的认识?

6.请查找相关网站,看看近年来中国的移动通信行业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顶:24 踩:33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33 (12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4 (93次打分)
【已经有108人表态】
27票
感动
11票
路过
12票
高兴
11票
难过
10票
搞笑
12票
愤怒
12票
无聊
1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工业电动绞盘液压绞盘汇总

欣宇时代

编辑推荐

欣宇时代